开槽机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开槽机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吴晓求现阶段要强化股市投资功能

发布时间:2021-01-25 15:58:15 阅读: 来源:开槽机厂家

吴晓求:现阶段要强化股市投资功能

在过去几年饱受诟病之后,资本市场近期大有“洗心革面”之势:创业板退市制度呼之欲出,过会率也明显下跌。同时,随着地方政府开始自行发债试点,启动债市再成焦点。未来中国资本市场要大发展,还有哪些宏观及基本面问题有待解决呢日前,记者就此采访了证监会前发审委委员、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。  1  从现实出发完善发审制度  深圳特区报:一家企业登陆创业板后,常常有创始股东、战略持有人和流通股东。有观点认为一些所谓的战略持有人往往是寻租股东。这对股市长远发展有何危害?  吴晓求:在《中国创业板成长与风险》一书中,我概括出了十大问题,核心问题第一个就是寻租股东。很多人认为创始股东和寻租股东互惠互利,我觉得不能这么认为。寻租股东严重地损害了创始股东的权益,但创始股东没有办法,因为寻租股东“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”。寻租者成了股东,并不一定能使企业上市,他们常说有打通关系的能力,实际上并非如此。但他们有能力让企业上不了市,创始股东不敢得罪他们。寻租股东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,上市后马上套现走人,把市场环境搞得一团糟。  第二个问题是退市机制。没有退市机制就不能吐故纳新,市场也就没有建立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风险机制,必然充满了垃圾和泡沫。创业板存在一定泡沫,如果有一个高效的退市机制,泡沫就会慢慢消除。现在,监管部门正积极推进退市制度的建立,我认为这是好事。  深圳特区报:创业板的问题,很多人认为和发审制度有关系,这个制度需要改革吗?  吴晓求:审视发审制度,一个是从理想的角度,一个是从现实的角度。从理想角度来看,发行审核和监督分离是正确的。因为在同一个主体下,既做发行审核又做事后监督,的确会引发很多问题。因此也有人建议发行审核放在交易所,而监督由证监会负责,现行的两个交易所组建发行审核委员会。在我看来,未来的方向应该是这样的。  从现实角度出发,现行发审制度的约束作用还是非常有效的,出现内幕交易的可能性客观上被降低。如果把权力下放到交易所,“找人”的机会更大,审批者受诱惑的可能性更大。约束效果是否比得上现在的发审制度?我很怀疑。发行审核制度固然有很多缺陷,但在中国现阶段的信用体系下,这个制度约束力毕竟很强,不能轻言否定。发审这个环节没有人认真把关,市场一定会出大事。  深圳特区报:您曾是发审委委员,找您“疏通”的人多不多?  吴晓求:当然有,通过各种关系找,但我保持高度警惕,任何时候都要想想他是什么意思。但有时你防不胜防,比如一个同学电话说喝茶,那你肯定得去,可旁边坐了几个不认识的人,你就要警惕。发审委委员绝大多数对自身还是比较有约束力,当然我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每个人都很好,但从我个人经历来看,的确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要约束自己。如果发行审核平台下移,市场化程度突然提高,风险会大增,对此我有点忧虑。  2  货币政策要关注股市发展  深圳特区报:除了创业板退市制度在推进,郭树清上任后还强化分红制度,新股过会率也在降低。  吴晓求:企业过会与否,发审委有自己独立的判断。从宏观层面讲,我们应更关注市场供求的动态平衡,过会率哪怕是1/10,如果把进入市场的资金全部卡死,那市场仍会下跌。所以,过会率不能成为衡量市场健康与否的标志。企业符合标准便可以上市,但上市意味着“供给”增加,因此如何在“需求”方面让更多资金进入市场,不断达到平衡,这才是政策设计应该考虑的问题。  政策应给资本市场更多关怀,这不是证监会一家能做的事情。比如说,决策层一方面采取紧缩政策,一方面希望从资本市场筹集大量资金,这样市场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,可能最终变成干涸的河床。供求关系要平衡,相关部门的确应认真考虑如何给予市场政策平衡,不要让资本市场边缘化。  说到分红政策,多年来,我们更关心市场筹资功能,忽视了投资功能,强化分红是正确的。简而言之,现阶段一定要强化市场的投资功能,而不是强化市场的融资功能,这对培育市场意义重大。  深圳特区报:您多次提到,要从“灵魂深处”理解资本市场对中国未来的战略意义。难道我们对市场重要性还认识不够?  吴晓求:中国经济要增长,甚至像美国那样持续增长百年,构造稳定而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至关重要。这样的金融体系,既能有效配置资源又能顺畅地分散风险,构建这种金融体系的基础是资本市场。长期以来,很多时候,中国都从实用主义角度去理解资本市场,要筹资的时候就去力挺,带来“麻烦”的时候就把它边缘化,或者稍微涨一涨,就说它有泡沫。目前一些人,特别是一些重要部门对发展资本市场缺乏准确理解。  深圳特区报:当前宏观环境对市场影响如何?  吴晓求:外部环境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坏,影响只在信心层面上,没有严重的直接影响。美债特别是欧债危机的爆发,对出口有较大影响。中国年度经济增速,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,平均每年都是9.5%左右,但市场反映很差,没有体现经济基本面的价值。  目前,上海市场平均市盈率只有13倍多,银行股更低,只有7-8倍。有人对银行股持悲观看法,实际上,中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以来,加上近年监管的强化,在制度建设、风险对冲机制、资本充足率提升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,总体情况比较健康。总的来说,没有理由怀疑中国的资本市场。但货币政策在较长时期更关注CPI或经济增长,我希望货币政策也要适当地关注资本市场的发展。  3  做大债市助推金融国际化  深圳特区报:在发达资本市场,股票、债券、衍生品各个品种已形成完整体系。中国债市发展远不如股市,这种“发育不良”有何负面效应?  吴晓求:从结构看,中国资本市场的确比较畸形,债市不发达,资本市场作用就会打折扣。从融资来看,企业选择融资工具的空间很小,除发股票就是贷款,后者易受到政策周期性影响,宏观调控来了,融资就困难。完善的资本市场会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,还能对冲周期性政策风险。从投资来看,很多基金都希望购买债券进行资产组合,包括养老金、社保基金等,这些基金的发展离不开债市完善。债券市场不完善不利于金融市场国际化,股票风险相对较高,外部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往往先买债券,如一些蓝筹股的公司债,然后再慢慢进入股市。  中国债券发行实行多头管理,发改委要管,财政部要管,人民银行要管,证监会要管,可能国资委还要管一管,这样它怎么可能发展起来?其实一个部门管理就够了,这是一个体制问题。  深圳特区报:金融改革不能不提饱受争议的银行业,债市发展对银行有什么意义?  吴晓求:从各国的经验看,给商业银行带来挑战,并促进其改变盈利模式的主要是债券市场,而不是股票市场。如果债券市场很发达,好企业可以选择发债,而不去贷款。发债成本一般都比银行贷款要低,而且是一次性融资,不受政策周期的影响。债市发展都伴随银行大客户流失,这就逼迫银行进行创新,不能老盯着中石化、中石油这些大型国企,目光下移就会盯着中小企业。银行服务下移,金融创新也会加强,因此,发展债市对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意义深远。

欧式二居室装修

81平米装修效果图

四季花语